
“一支励志短片,上线4天全网曝光量超6亿,自有平台传播量破2.5亿,登上全网头条置顶超10小时!” 2025年,《主角》这支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短片的“出圈”,让人民日报社AI编辑部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。这支融合AI技术的作品股市配资合法,不仅成为融合报道典范,更藏着主流媒体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密码。
11月4日,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上人民日报社技术部融合保障处副处长刘星宏,请他为我们独家揭秘这个驱动全媒体生产变革的“神秘编辑部”。
破解传统采编痛点,AI 成转型关键
“AI编辑部的诞生,源于对传统采编痛点的精准破解。”刘星宏开门见山,向记者道出成立核心契机。他坦言,过去报社一线采编面临诸多难题:海量全媒体素材涵盖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VR等多种形式,人工存储管理和归纳总结力不从心;海量媒资库中精准搜索目标内容,人工检索效率极低;短视频时代对快速产出作品的需求迫切,却缺乏高效生产平台;内容审查靠人工耗时费力;新媒体视频制作的智能化辅助需求亟待满足。

正是这些痛点,推动人民日报社主导研发了AI编辑部。“初期,系统就聚焦核心需求,搭建了智能审核、图文一键转视频、多模态检索、视频包装等关键功能。”刘星宏举例。
迭代至 6.0!核心能力实现多维度超越
从2020年两会前投入运行至今,AI编辑部已完成多次迭代升级,2025年两会前推出的6.0版本,更是实现了核心能力的关键突破。“6.0版本进一步拓展了大模型AI视频生成能力,系统覆盖内容管理、生产赋能、矩阵分发、传播监测、内容审核等全业务流程。”刘星宏介绍,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,当前版本的优势十分突出,例如,视频直播采用预加载、网络优化等策略,百秒卡顿时长小于100ms;移动智能剪辑在绿幕抠图、手势识别等AI特效模拟推理性能上,耗时降低19%以上……这些升级,在2025年两会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,成为编辑记者的“得力助手”。

谈及印象深刻的报道案例,刘星宏对《主角》短片记忆犹新。“这支片子运用生成式AI技术,联动AI编辑部6.0完成智慧采编和音频驱动视频生产,还通过‘智媒引擎’实现文生图、图生视频的生成式采编。”
AI编辑部虽然在素材处理、出稿速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,但对于输出的内容仍需要不断调整打磨,因此,在AI编辑部中,技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特别是在智能化需求推动下,技术要素越发凸显其重要性,而编辑的角色从单纯的内容创作者转变为内容策略制定者、质量把控者以及AI工具的应用指导者。
“人主 AI 辅”,守住新闻的人文温度
如今,在AI深度参与采编的背景下,如何平衡效率与新闻报道的“人文温度”,是行业关注的焦点。对此,刘星宏给出了他的答案:“核心是确立‘人主AI辅’的协作范式。”他介绍,编辑团队设置了制度化的“人文校准”环节,AI负责信息搜集整理,产出事实准确的初稿后,编辑会注入现场细节、人物话语和客观视角,让内容兼具效率与温度。这种模式既发挥了AI的效率优势,又坚守了媒体的核心价值与公信力。

对于未来发展方向,刘星宏表示,未来1-2年,AI编辑部将聚焦“效率提升”与“模式创新”,核心是深化人机协同采编流程,推动从“工具应用”向系统的“流程重塑”转变。“我们不是追求单一技术突破,而是要让AI成为关键生产要素,深度嵌入线索发掘、内容生成、分发的全链条。”推动新闻生产从“劳动密集型”向“智能密集型”转变。
作为主流媒体智能化转型的标杆,人民日报社AI编辑部的探索,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。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,将于11月11日至13日,在湖南长沙召开,这场传媒行业的盛会无疑将聚焦更多智媒创新成果。
潇湘晨报记者邓舒文股市配资合法
举报/反馈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